Kennedy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社卿[1] 余龙[1] 郑惠民[1] 

机构地区:[1]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科,上海200433

出  处:《罕少疾病杂志》2006年第6期35-38,共4页Journal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

摘  要:Kennedy病又称为X连锁隐性遗传性脊髓延髓肌萎缩,目前国内报道仅有一例,但未经基因诊断证实。其临床特征是进行性四肢近端无力和肌肉萎缩,逐渐累及延髓肌肉,出现舌肌萎缩、构音障碍、吞咽障碍等球麻痹表现。致病原因是位于X染色体长臂上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基因的异常。在正常个体雄性激素受体基因第一个外显子中的CAG多态性重复一般在11~35次,而在患者和女性携带者中该等位基因的CAG重复数一般在40~62次,造成雄激素受体蛋白氨基端的多谷氨酰胺链(polyglutamine tract)延长,这种突变的雄激素受体与配体本身结合后即由胞浆转入细胞核内,出现神经元核内的包涵体(neuronal intranuclear inclusion,NII),后者是导致神经元变性、坏死的可能原因。

关 键 词:kennedy病 分子生物学 

分 类 号:R394[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