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制度增强高校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永成[1]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  处:《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2期56-57,共2页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呼唤合理的制度。通过制度,能使道德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从而增强道德的权威性。道德要使其具有明显的社会效力,不能仅仅依靠一系列抽象的原则,必须是部分道德规范通过制度彰显为明确的行为规则。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扬善抑恶,而由于制度监督以强制性为特征,使得制度成为了扬善抑恶的有效的、重要的手段。道德建设的目标需要严格的约束方能实现。人们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自律能力的形成不可能是天生的、自然而然的事,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教育、锻炼和适当的约束才能做到。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尼克马可伦理学》一书中不只一次地谈到德性是习惯的结果而非天生:“道德的德性则是习惯的结果……,虽然,我们没有天赋的道德的德性;因为天赋的东西是不能由于训练而改变的。”“德性并非生于天性,但也不违反天性。自然给我们以获得德性的才能,这种才能是由习惯而完成的。”[1]“人格并非是靠所听到的和所说的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2]中国古代的医学伦理和医德传统对行医者的要求主要可以概括为:“凡为医者,性生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亲,无自妄尊,不可矫饰,疾小不可言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用药无别”。如果今天我们仅...

关 键 词:道德 实效性 制度 全面教育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