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阴兵林[1] 匡裕康[1] 吴九发[1] 林群[1] 王兆阁[1] 王东升[1] 李军[1] 黄建[1] 何枝生[1] 朱剑峰[1] 曾来铎[1] 程效良[1] 江峰[1]
出 处:《中外医疗》2008年第19期39-,共1页China &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摘 要:目的探讨食管胃前壁单层吻合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价值。方法常规经二切口或三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后,将胃经食管床上提至颈部,于胃底作一长约3~4cm切口(略大于食管切缘),分别距食管断缘及胃底切口缘约1cm处行食管后壁肌层和胃后壁浆肌层固定3针,然后行食管后壁断缘和胃底切口后壁缘间断全层吻合,针距约0.3~0.5cm,边距(针距切缘)约为0.5cm。再用褥氏内翻吻合食管前壁断缘和胃底切口前壁缘。边距(针距切缘)约为0.5cm,褥氏内针距为0.5~1.0cm,褥氏外针距为0.3~0.5cm。食管胃前壁不做包埋加固。为防吻合口掉入胸腔,可将胃前壁固定2针于颈前肌群上。最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后,缝闭颈部切口及关胸,关腹。结果本组167例,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发生率1.8%(3/167),经保守治疗愈;无吻合口出血,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与传统吻合方式相比无差别。术后3个月随访吻合口狭窄发生率3.0%(5/167);经扩张治疗后均能进软食,术后6个月167例随访均能进软食,有胸骨后烧灼感或返酸等返流症状者11例(发生率6.6%)。结论该方法有效降低了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而且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未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