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春晖[1] 巩建华[1] 

机构地区:[1]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家庄050091

出  处:《教育探索》2008年第1期123-124,共2页Education Exploration

摘  要:荣辱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包括认知发展、同伴关系心理、情绪情感、道德心理发展四个方面。探讨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心理条件,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作用。

关 键 词:心理健康教育 荣辱观教育 青少年 

分 类 号:D648[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