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眼——中国传统音乐的节拍节奏方式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妍娜[1] 

机构地区:[1]衡阳师范学院

出  处:《音乐天地》2008年第3期60-61,共2页The World of Music

摘  要:  西方节奏与节拍概念现在常被套用到中国音乐体系中,以至于使得人们将中国本有的节奏和节拍组织方式--"板眼"遗忘.虽然西方也是直到12世纪的时候才定型了记谱法和使用了节奏模式,但因为中国一直没有一种固定的记谱法,加之大部分中国音乐是口传心授,记谱也不是很严格,而且又较注重音乐的"二度创作"也就是所谓的"骨谱肉腔",于是关于节奏节拍总是自由化.同时,近代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也使得国人很长一段时期把西方音乐理论奉为圣典.其实古人关于节奏的概念早已有之.<礼记·乐记>中提到:"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节谓曲节,奏谓动作".一位研究者也在其文中提到:"节奏'在我国的音乐中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宾词绌'节'是节制,'奏'是指音乐进行.'节奏'就是指节制音乐的进行."……

关 键 词:板眼 节拍节奏 中国传统音乐 

分 类 号:J6[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