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眼

作品数:88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杨仁树孙强车玉龙杜亚雄王小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福建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曲律的实质——以曲之文、乐关系变迁为中心
《浙江学刊》2024年第6期207-215,共9页毋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古代戏曲格律与音乐关系研究”(18CZW022)阶段性成果。
中国戏曲就本质而言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但其所独有的特质就在于对文乐关系的极度关注与强调。“曲”既可视为一种声腔音乐,亦可视为一种文体。文人参与戏曲创作之后,曲的格调与地位得以提高,文字的格式也更趋规范,曲律逐渐形成,在宫调...
关键词:曲律 宫调 曲腔 板眼 
向大戏靠拢:从“花鼓戏”到“楚剧”
《武汉宣传》2024年第21期56-57,共2页梁方 
“戏曲与身俱来地形成了一种以‘程式化’为核心的艺术形态谱系,并且一直生存于一种谱系化的网络之中。”这里的所谓“谱系”,本质上,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文化形式规则的体现,也是形之于外的一整套符号体系,包括唱腔有“板眼”,伴奏有“经...
关键词:花鼓戏 楚剧 与身俱来 形式规则 汉剧 板眼 符号体系 谱系化 
敦煌古乐谱文献译读新解
《宏德学刊》2023年第1期302-318,共17页林素坊 李小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佛教文学艺术思想综合研究(多卷本)”(项目批准号:19ZDA2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敦煌古乐谱主要分布于文献P.3808V、P.3719、P.3539中。目前学界基本认定敦煌古乐谱实为敦煌琵琶谱,但就具体曲谱的记音符号、节拍节奏,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因此,现拟重新考察P.3808V三组琵琶定弦,重点考察两首同名曲《倾杯乐》重复旋...
关键词:敦煌琵琶谱 节拍 定弦 板眼 均拍 
论审视中国早期乐节的几个维度被引量:1
《艺术探索》2023年第3期120-128,共9页林桢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重点(青年)课题“以‘乐节’为中心的词体‘长短句’生成原理研究”(23NDJC016Z);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词体‘长短句’形态生成考源——以乐节为主要切入点”(SJWY2022011)。
在以板拍为主、鼓拍为辅,且板拍得以用鼓拍量度的板眼体系确立之前,因缺少可量度主拍的辅拍,中国乐节不易量度。若以乐节只作为由若干乐音构成的音乐结构单位来审视中国早期乐节,依其有无规范性,可分为自然乐节、规制乐节;依生成缘起有...
关键词:乐节 拍板 鼓板 板眼 
我在重庆的云端想你
《公民导刊》2022年第10期57-58,共2页陈泰湧 
有人说,一部电影可以让人记住一座城市,以及这座城市的高楼和浪漫。在重庆,触及云端的高楼、各种“板眼儿”的浪漫,这些都具备,目前就只差一部电影了。最近二十年来,整个重庆城似拔节的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着。1988年,南坪工贸大厦...
关键词:国际大厦 摩天大楼 新华路 板眼儿 云端 重庆 高楼 
“中国戏曲音乐话语体系”刍议——以“板眼”为例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10-15,共6页张玄 许学梓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0世纪初上海早期戏曲录音的音乐形态研究与文化阐释”(21BD067);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研究院2021年度二等专题“20世纪初叶上海早期戏曲录音的锣鼓经与戏剧形态研究”(SY2021DZT01)研究成果。
本文以“中国戏曲音乐话语体系的建立”为讨论对象,以板眼术语为例,从实践和理论两个领域的运用和语义阐释变迁,提出了对于戏曲音乐话语体系的建立可以兼用中西术语、转译民间话语,并采用宏观统一、微观多元话语方式的建议。
关键词:戏曲 戏曲音乐 话语体系 板眼 民间话语 
清宫《螽斯衍庆》总本曲谱之音乐特征分析
《戏曲研究》2021年第4期122-139,共18页任宏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宫廷昆腔承应戏曲牌音乐研究”(项目编号:16YTC039)阶段性成果
《螽斯衍庆》是清宫庆典承应戏^(①),在排演过程中,产生过皇家阅览的安殿本、随手专用的鼓板本^(②)、伶人排演用的总本(带曲谱)^(③)、串头、题纲等。对比可以找到的版本,可知鼓板本、总本曲谱的唱词、念白与板眼相同,唯总本曲谱中有...
关键词:承应戏 鼓板 总本 念白 板眼 特征分析 唱词 曲谱 
守护和传承昆曲艺术和文化的意义价值体系 在昆曲入选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被引量:1
《中国戏剧》2021年第8期45-47,共3页顾春芳 
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戏剧学学科建设研究”(课题号JZD035)阶段性成果。
前不久,我翻阅故宫博物院掌故部所编《掌故丛编》时,发现一则康熙的谕旨,这则谕旨显示康熙对戏曲非常有见地,令我印象深刻。康熙列数唐代以后的许多演剧和声腔的失传,发人深思。特摘录一二:魏珠传旨,尔等向之所司者,昆弋丝竹,各有职掌,...
关键词:昆曲艺术 非物质遗产 昆山腔 价值体系 故宫博物院 板眼 掌故 
坚守艺术和生活中的板眼
《金秋》2021年第15期30-31,共2页青城 
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朋友引荐,我跟着李少波老师开始学习了戏曲武场面的敲梆子。之前,我对戏曲伴奏中打击乐基本是一窍不通。李老师是西北有名的鼓师,能在他的门下学艺,我也算是师出名门了。初次见到老师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位文...
关键词:第一印象 李老师 文质彬彬 打击乐 艺术 闲聊 
传统与新生——京韵大鼓《百山图》演述实践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9-17,共9页王宇琪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北京传统曲艺音乐传播及策略研究》(19YTB025);2019年度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中国曲艺经典唱段分析》(0602011914)阶段性成果。
《百山图》素来是"刘派"京韵大鼓传统曲目,"骆派"创始人骆玉笙亦善唱此段开篇,名为《碧天云外》。该作品经不同艺术家打磨,形成了富于特色的多种版本。"传统"与"新生"作为相辅相生的两面,贯穿于每一次表演实践,它们不仅是曲艺流派、个...
关键词:京韵大鼓 《百山图》 流派 唱腔 板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