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茂草药理作用与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荃[1] 王廷璞[1] 赵兰兰[1] 李巧玲[1] 周向军[1] 呼丽萍[1] 

机构地区:[1]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出  处:《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49-52,共4页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红茂草主要化学成分为异紫堇啡碱、原阿片碱、异紫堇碱、紫堇碱等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有镇痛、镇静,缓解内脏和平滑肌痉挛,抗血小板聚集,抗心率失常,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结核病等功效。具抗菌、抑菌、抗肿瘤,促进小鼠脾、胸腺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保护小鼠肝损伤等作用。人工栽培试验表明其发芽率随种子储藏时间迅速下降,播种期夏季最佳,播种量3.7~4.48㎏/hm,播种深度0.5~1.5㎝,盛花期及时采收入药。

关 键 词:红茂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规范化种植 

分 类 号:Q949.95[生物学—植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