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诺贝尔情结与中国大众的文化心理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毅[1]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作家》2009年第6期149-150,共2页Writer Magazine

基  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8jwsk046)。

摘  要:诺贝尔文学奖曾经是中国文学界追求的目标,但中国作家却屡屡与该奖无缘。这在国内文学界和媒体之间引起广泛的争论,但中国大众对这个奖项却是陌生的,他们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程序和评判标准不太了解,对中国文学的成就也不甚了解。在这种陌生和含混认知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心理,主要有:唯意识形态评判心理,简单的文化平均主义心理,盲目的成就心理,文化悲观主义心理和翻译无能的文化心理。在分析这些文化心理之后,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重新确定目标、重视文学创新和建立合理的文学评奖和激励机制。

关 键 词:诺贝尔情结 文化心理 文学创新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