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毅[1]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作家》2009年第6期149-150,共2页Writer Magazine
基 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8jwsk046)。
摘 要:诺贝尔文学奖曾经是中国文学界追求的目标,但中国作家却屡屡与该奖无缘。这在国内文学界和媒体之间引起广泛的争论,但中国大众对这个奖项却是陌生的,他们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程序和评判标准不太了解,对中国文学的成就也不甚了解。在这种陌生和含混认知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心理,主要有:唯意识形态评判心理,简单的文化平均主义心理,盲目的成就心理,文化悲观主义心理和翻译无能的文化心理。在分析这些文化心理之后,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重新确定目标、重视文学创新和建立合理的文学评奖和激励机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