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艺丹[1] 马琪林[1] 童绥君[1] 黄远亮[1] 鲁丛霞[1] 曲红丽[1] 毕敏[1] 高培毅[1]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厦门,361003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厦门,361003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厦门,361003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影像科,厦门,361003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厦门,361003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厦门,361003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厦门,36100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影像科,北京,100050
出 处:《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7年第1期1-3,共3页Journal of Neurology and Neurorehabilitation
基 金: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科研合作项目(2004BA714B06-2)
摘 要:目的 观察在MR灌注影像指导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内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的时效及并发症.方法 分别对15 例发病后3 h和12例3~6 h内头颅MR PWI/DWI不匹配≥20%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内r-tPA(0.9 mg/kg)溶栓治疗,治疗前后NIHSS评定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治疗后和随访期用Barthel指数(BI)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不同时间窗内的t-rPA溶栓静脉治疗后NIHSS的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明显,分别有1例出现皮下淤斑和梗死区渗血.结论 在MR的PWI/DWI不匹配≥20%的情况下,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3 h内和3~6 h内两个时间窗,用r-tPA静脉溶栓均安全有效.
分 类 号:R743.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