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加纯[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吉林省长春市130021
出 处:《中国卒中杂志》2006年第9期609-61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
摘 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神经损伤的难治性等因素倍受神经科学者关注.目前,对脑卒中的治疗除超早期溶栓、一级和二级预防外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脑卒中病人能够得到溶栓治疗的仅占3%左右,其余病人只能进行一般性治疗,而且一般性治疗收效甚微,造成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极大地威胁着人类健康.缺血性脑卒中的脑损伤机制非常复杂,脑缺血后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针对这些病理生理变化采用一些保护措施称为神经保护.由于损伤的机制复杂,保护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减少神经损伤使病人得以存活,达到最低残废或完全康复.现结合国内外到目前为止在缺血性脑损伤神经保护方面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现状谈一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