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新红[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音乐系
出 处:《美与时代(美学)(下)》2005年第7期12-13,共2页Aesthetics
摘 要: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多次提到无声的音乐,如老子的"大音希声",陶潜的无弦琴,自居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以及礼记中的"无声之乐"等等。从表面上看这些命题均是对有声之乐的排斥,而对无声之乐备加推崇。然而它们深层次的内涵与美学意义则大相径庭。若不仔细分析,极易将其混为一谈。本文集中对这些命题做了分析,以期对它们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