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弦琴

作品数:161被引量:7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范子烨丁璋洪陈富忠范文思迟冬祥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道教“无弦琴”论三教思想的交融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5期52-57,共6页蔡钊 
“无弦琴”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概念。历史上道教汲取“无弦琴”概念用于道法修炼。通过追溯“无弦琴”概念的产生,进一步分析道教对“无弦琴”概念的汲取,道门宗师对“无弦琴”概念的运用,“无弦琴”在道教内丹修炼中的隐喻意涵,并比...
关键词:《道藏》 无弦琴 丹道 琴道 道教音乐 
听无弦琴:清代集《兰亭》联的书写与生成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24年第2期141-153,共13页郑成航 
清代以后,对联成为最流行的书法形制之一,经典法书《兰亭序》随即成为对联创作的重要资源,代表产物就是集《兰亭》联。清人大量集撰并书写这类对联,却不遵循传统的集字原则,既不保留《兰亭序》原帖的字体、书风,也不保留原文文句,只是...
关键词:《兰亭序》 书法史 艺术样式 书风 无弦琴 文本意义 法书 集字 
古琴图像的文化内涵探微
《全国新书目》2023年第8期40-45,共6页鲍艳囡 
本书是安徽博物院“吾心安处——古琴文化空间”展览的配套图书,分为“琴之序曲”“一方雅室琴以正心”“庭园风华琴同道合”“山水苍茫琴我归一”四部分,共收录80余件古琴主题文物的照片、尺寸、解析等信息,并以文物为注脚,讲述古琴的...
关键词:减字谱 古琴文化 历史典故 无弦琴 附录部分 文化内涵 基础知识 
普洱茶有“佛性”
《普洱》2023年第8期126-126,共1页李明 
闲读《全台诗》,找了《丘逢甲诗集》来看。我对丘的记忆常常与“黑旗军”统帅刘永福,客家诗人黄遵宪联系在一起。历史书上有丘的照片,一脸肃穆,令人心生敬畏。这次读他写普洱茶的诗句,增添了一份亲近之感。“滇南古佛国,草木有佛气。就...
关键词:无弦琴 丘逢甲 尘心 黄遵宪 苦吟 诗佛 刘永福 
“希声主义”与古琴审美精神——兼论“无弦琴”的声音美学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年第4期70-75,I0003,共7页李晓梦 
“希声”是基于声音研究视角对古琴审美精神的哲学抽象与总结,在琴声的本体论层面上,“希声”表现为“以音为声”的乐律元音;在演奏实操中,它指与有声乐音互训的静默乐音;在审美层次上,“希声”是预设的完美声音理想,具有形而上学性。...
关键词:希声主义 无弦琴 静默乐音 声音理想 
无滞之境
《散文》2023年第7期13-16,共4页金克巴 
陶渊明是否懂音律会弹琴,向来众说纷绘。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说“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又在《自祭文》中写下“欣以素牌,和以七弦”,实难想象内心丰赡的他是一个乐盲。率性而为的陶公,真的有必要为自己弄一个多才多艺的虚假“...
关键词:无弦琴 《归去来兮辞》 隐逸传 自我解嘲 陶渊明 率性而为 陶潜 
闲坐抚琴,静观水云
《时代青年(悦读)》2022年第7期45-45,共1页杨晚梅 
晋人陶渊明有一把无弦的琴。无弦琴是没有上弦的琴,无法弹奏的琴。据南朝梁萧统《陶靖节传》记载:“渊明不解音律,而蕃无弦琴一张,每酒适,抚弄以寄其意。”陶渊明不懂音乐,却收藏了一张无弦的琴,每逢饮酒高兴时,他便抚弄一番来寄托意趣。
关键词:无弦琴 渊明 音律 意趣 
陶渊明“无弦琴”与心性自由--从颜延之对陶渊明“无弦琴”的品题谈起
《中国美学》2022年第1期38-52,共15页廉水杰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与旅游研究一般项目"无弦琴与中华雅文化品题建构"(项目编号:HB20-YB074)阶段性成果。
在颜延之品第观下,陶渊明是最高品第的“士”,能够达到心性自由之境。“无弦琴”品题主要有三层内涵:其一,“无弦琴”承载了陶渊明之“文德”,与“贫”“意”“独”的“心性品题”一样,是主体超越世俗桎梏的心性本体显现;其二,“琴”是...
关键词:无弦琴 文德 品第观 心性品题 心性自由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89-95,共7页旷云仪 
“静”是我国历代琴家关注、探讨的音乐美学重点范畴之一,从《诗经》的“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到《溪山琴况》之“静”况,该范畴与古琴音乐密切关联,影响了我国传统音乐审美风格的塑造,其对于声音、音乐的理解、体验和感受能力深深影响...
关键词: 古琴音乐 传统音乐 美学观念 
论苏轼对陶琴无弦问题的还原与阐释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67-73,共7页沈扬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9YJC751039):宋代记物谱录与咏物诗创作新貌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2批面上资助项目(2017M621771):宋人博物风尚与诗歌研究;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项目(WXY2020JX00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探索与研究。
苏轼对陶琴无弦问题的关注,可能受到欧阳修的启发。欧公下世之后,苏轼对陶琴无弦作了持续跟进和深度思考,他跳脱“不解音律”的旧说,通过沉潜陶诗,追和渊明,还原陶渊明的生活情境和人格性情,从情理之真的角度推论陶琴无弦的原因,发明渊...
关键词:苏轼 欧阳修 无弦琴 还原 阐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