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的尚奇意识——以小说创作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海霞[1,2]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安710062 [2]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47-49,共3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8K006);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JK279)

摘  要:"尚奇"之风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传统中由来已久,从上古的寓言到明清小说,可以找到不少这方面的例证。明清时期"尚奇"的内涵有了新变,关注点有所下移,日常生活进入了创作者的视野,李贽、公安三袁、冯梦龙、凌濛初和李渔等人都是践行者。李渔在小说创作和实践过程当中,借鉴戏曲创作中的某些质素(特别是"奇"),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李渔对新奇的追求有着社会和家庭的因素,也与他作为一个文化领域多面手的身份有关。李渔肯定四大奇书,评点《三国演义》,体现了他对"奇"的认同和尊崇。但是李渔在小说创作中,并不是毫无原则地一味求"奇",而是有一定的分寸。这凸现出李渔独特的审美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身为一个受过儒家教育的文人,对自己群体的坚守。

关 键 词:李渔 尚奇 审美 小说 四大奇书 读者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