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俗”之间:略论唐代道教诗歌中的伦理美学追求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裴[1,2] 

机构地区:[1]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社科创新基地 [2]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出  处:《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66-70,共5页Religious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隋唐五代道教审美文化研究”资助

摘  要:道教一方面高倡"道反于俗",认为道教之"道"作为一种神圣的信仰追求,应与世俗的生活理想有所区别。另一方面,道教本身就是在世俗化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宗教,其重视"此岸生活"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现实社会中占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以及大众文化和光同尘的一面,尤其在文化昌盛、宗教兴隆的大唐盛世,这一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以唐代道教诗歌为例,对道教行走于"道"、"俗"之间的这一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试图揭示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伦理美学追求。

关 键 词:  唐代 道教诗歌 伦理美学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