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诗歌

作品数:17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罗明月梁骥沈杰曹林娣张晓东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名作欣赏(上旬)》《学习与探索》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游仙”诗题在元明时期的传承与书写被引量: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62-69,共8页程瑜瑶 
“小游仙”最初是指曹唐所作九十八首以游仙为主题的七言绝句,在唐代之后也有不少诗人以之为题作诗。但值得注意的是,“小游仙”诗题的传承并不完全依附于曹唐的诗名,也不是单调的线性过程。一方面,宋元时期的诗人往往将小游仙诗归为乐...
关键词:曹唐 小游仙诗 道教诗歌 《二曹集》 
吴筠的《步虚词》被引量:1
《乐府学》2021年第1期3-35,共33页 张晓东(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与国别史专项重大项目“步虚词及其‘吟线谱’复原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VJX057)。
步虚词是伴随着道教仪式而产生的一种诗歌形式。吴筠以前的道士和诗人也写作过不少步虚词,但是他们缺少对作品艺术的自觉追求,诗歌内容也显得较为枯燥平淡。直到公元8世纪的吴筠,才创作出了极具艺术特征的步虚词,从而推动了这一诗歌形...
关键词:吴筠 步虚词 道教诗歌 
海外汉学家对李白道教诗歌的跨文化阐释
《文史杂志》2021年第2期67-73,共7页卢婕 
四川李白文化研究中心“基于李白诗歌的中国道教文化海外传播”(LB20-B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5批面上资助课题“唐代道教诗人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影响研究”(2019M653472)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学者柯睿和方葆珍通过跨文化阐释的方法,深化和补充了西方读者对李白诗歌和中国道教的认识。柯睿以文学-宗教学的跨学科视野,复以将人文与自然科学结合、学科交融的阐释方法为西方读者分析了李白道教诗歌的用语和意象;方葆珍以"以...
关键词:跨文化阐释 李白 道教诗歌 海外汉学 
现存唐代江西道教诗歌考论
《宜春学院学报》2019年第8期18-24,共7页罗智伟 涂序勇 
江西道教发展到唐代,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地高道辈出,各大道派都有所发展,境内西山、庐山、龙虎山、葛仙山、麻姑山、玉笥山等道教胜地道教活动非常活跃,江西道教发展呈现出兴旺的新局面。江西道教诗歌作为反映当时道教发展情...
关键词:唐代 江西 道教诗歌 
杜光庭道教诗歌的宗教主题和思想意蕴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2期10-12,共3页余红平 
丽水市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2013RC18)产出论文
杜光庭创作的咏道诗,取材广泛,主题丰富,不仅展现了其慕道、学道、修道、研道、弘道的历程,而且散发出特有的思想意蕴和浓厚的宗教感情。
关键词:杜光庭 咏道诗 宗教主题 
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诗歌探析被引量:1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年第5期35-36,18,共3页聂辽亮 邓兰 
张宇初《岘泉集》收录了大量诗歌,作为一位道士诗人,他的诗取材广泛,大致可分为宫廷赐宴诗、题赠诗、游记诗、闲适诗,是道教文学重要的内容。文章对张诗分类择要予以赏析,试图挖掘诗歌的道教美学与清虚旨趣。
关键词:张宇初 道教诗歌 美学情怀 清虚旨趣 
吴筠道教诗歌探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1年第8期119-122,共4页罗明月 
河南省社科联项目"吴筠道教文学思想研究"(SKL-2010-648)
吴筠(?一778),字贞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为唐代著名道士与诗人。《新唐书·本传》说他“通经谊,美文辞”①,赞誉他的诗可与李白“相甲乙”。而《IEI唐书本传》则称:“(筠)词理宏通,文采焕发,每制一篇,人皆传写。虽...
关键词:诗歌境界 道教哲学 吴筠 诗歌创作 道教理论 新唐书 IEI 诗人 
“道”、“俗”之间:略论唐代道教诗歌中的伦理美学追求
《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66-70,共5页李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隋唐五代道教审美文化研究”资助
道教一方面高倡"道反于俗",认为道教之"道"作为一种神圣的信仰追求,应与世俗的生活理想有所区别。另一方面,道教本身就是在世俗化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宗教,其重视"此岸生活"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现实社会中占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以...
关键词:  唐代 道教诗歌 伦理美学 
太谷学派道教诗歌的诗化哲学透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93-99,共7页江峰 董继祥 
太谷学派是安徽池州石埭人周太谷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所创立的一个民间儒家学派曾活跃于山东、江苏、安徽一带,在当时民间社会具有较大的影响。该学派各代学人有诸多道教诗歌遗留于世,其诗大都宛若天籁遗音,映射出诗化哲学的生机活力...
关键词:太谷学派 道教诗歌 诗化哲学 
不齐皋夔肩,当跨孤飞鹤——论郑思肖《心史》之道教诗歌
《教育探究》2009年第3期84-86,共3页卓洪艳 
福建省教育厅2007年B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郑思肖《心史》研究”(JBS07158)研究成果
郑思肖是南宋著名的遗民作家。异族入侵,江山易主,诗人销愁无计,栖心仙境,寻找精神栖息地。郑思肖《心史》中的道教神仙诗,狂放飘逸,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在对神仙世界作世外桃源式的景色描摹的背后,则体现了他对赵宋故...
关键词:郑思肖 《心史》 道教诗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