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俐[1]
出 处:《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83-87,共5页Journal of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摘 要:一些应用语言学家将母语对外语习得的影响和种种表现统称为外语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经过专门训练的外语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在外语学习中产生错误的原因 ,能够清楚地指出错误所在 ,而不是笼统地斥为“外国腔”或“不正确的形式”,才能有效地防止和纠正这些错误。认知心理学理论曾提到 ,儿童在语言习得初期系统地采用某些成年人不会采用的语言结构 ,有力地解释了母语习得的认知过程。而一些率先讨论认知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的心理语言学家 ,在强调认知在外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 ,也并不完全排斥模仿与习惯的作用。因为研究表明 ,外语习得的程序不同于母语习得的程序 ,存在着语言转移的现象。一类是有害转移 (interference) ,通常发生在两种语言中的两个学习任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时候 ,另一类是有益转移 (facilitation) ,发生在两个学习任务相同的时候 ,最后一类可称为“零转移”,发生在两个学习任务毫无联系的时候 ,在“零转移”中 ,学生学习不受惠于“有益转移”,也不受母语的干扰。本文从英汉语义范畴的认知差异入手 ,预测这种跨语言影响 ,解释实际出现的干扰 ,并通过对比和分析 ,就充分发挥语言学习者学英语时的正面转移 (positive transfer) ,有效排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