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毅平[1] 费锦峰[1] 杨胜良[1] 金学敏[1] 耿松[1]
机构地区:[1]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浙江省313000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6期1769-177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化的原则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年龄≥60岁、首次发病、HAMD-24得分17~35分、HAMA得分14~29分,且有严重躯体疾病的75例患者,分别随机给予口服西酞普兰(研究组)和帕罗西汀(对照组)。研究全程6周,中途脱落共11例,其中研究组3例,对照组8例,脱落原因均为药物副反应。完成研究全过程共64例(85.33%),其中研究组35例,对照组29例。研究期间禁止应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或者联合其他的抗抑郁的药物。允许使用阿普唑仑,剂量控制在0.2~0.6mg/d。按患者的个体情况增减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的剂量。分别在入组前及疗后的第1、2、4、6周末分别由两名高年资医师交叉对患者进行HAMD、HAMA、TESS评定。疗效以HAMD、HAMA总分减分率来衡量,减分≥50%为有效,≤49%为无效,总分≤7为治愈。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有效率用经Ridit分析。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病程分布,基线HAMD、HAMA均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情况下,两药在治疗后的第1、2、4、6周末HAMD、HAMA得分及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阿普唑仑天数、剂量在西酞普兰显著长于、高于帕罗西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头痛(头晕)、恶心(厌食)、出汗等副反应出现率均比较低且轻,未影响治疗的进行。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但是西酞普兰的受体作用比单一药物的相互作用的概率减少,可能更适用于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患者治疗。
分 类 号:R749.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