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及心脏大血管肺门区肺癌的术前综合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志全[1] 张艺军[1] 孙槟[1] 刘琳[1] 刘明霞[1] 樊金忠[1] 韩英[1]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305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17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23期7079-708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目的术前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了解肺门区肺癌对肺动脉、肺静脉大分支、上腔静脉和左右心房的侵犯,评判手术的可能性及难易程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剖胸探查率。方法 127例肺门区肺癌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扫描加CT血管造影(SCTA)及胸部MR扫描加MR血管造影(CEMRA)。采用三维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和CT支气管肺血管成像(CTBPA)技术得到各种类型的CT重建图像,并对与肺肿瘤和肺叶切除相关的中央肺血管进行SCTA图像重建。MR采用2D TOF(时飞法)分别采集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并进行三维重建显示相关肺血管(CEMRA)。结果采用Raptopoulos的五分制评分法对相关血管进行评分,0~2分的42例,另9例行放化疗后评分从3~4分降为2分,共计51例,其中43例进行了标准肺叶切,8例进行了肺切除合并上腔静脉或左心房部分切除重建术;评分为3~4分的76例,其中19例判断为完全失去手术机会未行手术治疗,其余57例进行了手术,术中发现15例肿瘤无法切除,其他42例分别进行了肺切除合并左心房、右心房、左右心耳、上腔静脉或右肺动脉部分切除重建术。平均预测准确率为82%。结论术前对肺门区肺癌进行充分的可切除性评估非常重要,是完成扩大切除心脏大血管及重建术的关键。心脏大血管是否受累及受累程度,直接关系到能否手术切除及如何选择手术方案。

关 键 词:肺肿瘤 手术 影像学 

分 类 号:R734.2[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