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后尿动力学改变32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倪泽称[1] 艾克拜尔.吾曼尔[1] 张宇[1] 胡岚亭[1] 汪清[1] 

机构地区:[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二科,乌鲁木齐830001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23期7105-710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后尿动力学改变。方法对32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检测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尿流率、残余尿、代膀胱压力、膀胱容积,并记录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昼夜控尿情况和尿失禁发生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无排尿困难,术后时间越长,排尿次数逐渐变少,每次尿量较前有所增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5例男性患者3个月和6个月的尿动力学参数中新膀胱容量[(346.24±61.10)mlvs.(420.68±53.96)ml]、储尿期最大膀胱压力[(24.96±4.92)cm H2 O vs.(20.00±2.70)cm H2 O]、排尿期最大膀胱压力[(63.36±9.86)cm H2O vs.(69.92±12.12)cm H2O]、最大尿流率[(16.16±2.05)ml/s vs.(19.52±2.40)ml/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女性患者3个月和6个月的尿动力学参数中新膀胱容量[(270.14±47.37)ml vs.(312.57±48.93)ml]、储尿期最大膀胱压力[(31.00±1.41)cm H2O vs.(24.42±3.95)cm H2O]、最大尿流率[(10.85±1.45)ml/s vs.(16.28±2.43)m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尿期最大膀胱压力[(60.57±7.97)cm H2 O vs.(62.71±13.73)cm H2 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乙状结肠代膀胱术技术可行,新膀胱控尿和排尿满意,术后中远期新膀胱功能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关 键 词:尿动力学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乙状结肠代膀胱 

分 类 号:R737.14[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