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红愉[1] 陈楚霜[1] 邓怀福[2] 何俊德[3] 邵明[1]
机构地区:[1]广东省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120 [2]广东省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PET-CT中心,广州510120 [3]广东省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州510120
出 处:《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0年第3期155-157,共3页Journal of Neurology and Neurorehabilitation
基 金:广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PET-CT显像对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资助(编号:2005J1-C0163)
摘 要:扭转痉挛(torsion dystonia,td)是一种全身型肌张力障碍,其特征为不自主的肌肉收缩引起肢体或躯干的扭转、反复的运动或姿势异常,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及生长发育,严重时致残甚至威胁生命.td的病因不明,目前的研究认为其发病可能与基底节、丘脑、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变性导致底节功能异常有关.近来发现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能有效改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症状,过去的手术大多选择苍白球(gpi)作为手术的靶点[1],自从孙伯民报道采用丘脑底核(stn)作为手术靶点有明显的优势之后[2],stn便逐渐取代了gpi作为td的手术靶点,但有关其改善症状的机制研究则不多.我们采用双侧stn的dbs成功治疗1例td患者,并通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 ct)观察了患者治疗前后脑代谢的变化,旨在探讨stn持续电刺激改善td症状的机制.
关 键 词:扭转痉挛 患者治疗 丘脑底核 电生理特征 脑深部电刺激术 术前后 PET/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 手术靶点 计算机断层扫描 改善症状 神经细胞变性 stn 生长发育 日常生活 肌肉收缩 机制研究 功能异常 大脑皮质
分 类 号:R746[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