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东南传播》2008年第10期51-52,共2页Southeast Communication
摘 要:2008年4月28日,发生在我国的"胶济铁路相撞"事件造成多人死亡。就在火车相撞发生后不久,一位名为"SS山地师"的网民在贴吧内转发一条《火车相撞特大内幕!》的帖子,对死亡人数作了夸大表述。当地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之规定,对其处以治安拘留。不少评论者在讨论这一案件的时候,认为"SS山地师"发布消息属于言论自由,虽然具体死亡数字与事实不符,但并不存在实际恶意,故无须承担法律责任。何谓"实际恶意"?如何判定新闻传播法中的实际恶意原则?本文从实际恶意原则的渊源、涵义、法哲学理念、弊端以及在我国的表现几个方面予以剖析。
分 类 号:D92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21[政治法律—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