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跃忠[1]
机构地区:[1]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基地 湖南湘潭,411201
出 处:《文化遗产》2012年第2期60-64,137,共6页Cultural Heritag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民俗学视野下的例戏研究》(项目编号:09YJC751026);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湖南皮影戏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1B051)阶段性成果;“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资助项目
摘 要:在我国古代民间,传统戏曲演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百姓的信仰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戏曲艺人借助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其中在演出时大量运用口彩语便是最为常用的方式之一。戏曲舞台上口彩语的运用场合很多,有开场时举行的请神仪式、破台仪式、例戏和吉庆剧的演出,以及演出结束时举行的扫台仪式,另外在一些正式演出的剧目里也有一点。戏曲的表演性特征,也决定了戏曲舞台上口彩语的使用方式主要是送口彩,即戏曲艺人通过唱词或者宾白向请戏主家说出来,其次是在各种仪式场合里,以文疏、咒语、赞辞的方式给广大俗民送口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