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佩文[1,2]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文系 [2]<南方都市报>
出 处:《文化遗产》2011年第4期39-41,共3页Cultural Heritage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项目"中古戏剧新探"(项目批准号:GD10YZW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唐戏剧新考"(项目批准号:11YJA75103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据前人研究,与秦傩直接有关的史料约二三十条,但出于各种原因,前人对这些史料的考证、判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提到的"方相难不决",本与傩仪毫无关系,却被错判为秦傩记载,理当剔除出去。又如《秦本纪》提到的"以狗御蛊",虽与秦傩有直接关系,但这一做法却创始于鲁人而非秦人。另如云梦秦简《日书》中的《行到邦门》篇,确为秦傩史料,但前人在考证时却未能提供最有力的证明。这些问题由于关系到史料的真伪,并进一步影响到秦汉傩仪的深入研究,所以必须辨析清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