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彦[1]
机构地区:[1]常熟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出 处:《南方文物》2011年第4期106-108,88,共3页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摘 要:节是古代官方权力的象徵,被授予权力叫做"持节",节代表了朝廷朝廷的权威,持节者因此获得特殊的身份。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协利诱,保持汉使尊严,维护汉廷的荣誉,史称"苏武节",彪炳史册。节的形制并非是一层不变的。人们从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节,认识到战国楚的王命之节的具体形状和文字内容。而对于秦汉以来的节只能从文献得到抽象的概念,或恐误会为后世所见的龙头拐杖加流苏的节。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墓壁画出現了节的形象之后,陆续在其他汉晋壁画也出現了节的形象,人们对汉晋之节有了一个大致正确的认识,并有专文讨论。孙彦《谈"节"》一文收集了新的考古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壁画和实物上的图像,深入探讨了节的形制,它的质地、色彩、节旄的形状、持节者的服装和持节制度,无疑加深对节的认识,促进我们全面地研究这个器物。持节者著绣衣,这个绣衣不是一般的颜色鲜艳、装饰华丽的丝织服装,而是绣绘之衣,是持节者专用服饰,可能有特殊的纹样和颜色。羽人是仙人,他不穿凡间官方的绣服,而是羽服,我们不能混淆这两个世界,不要把绣衣套到羽人身上去。
关 键 词:制度 文献记载 图像 考古材料 《晏子春秋》 《吕氏春秋》 《战国策》 考古资料 战国时期 研究方法 相关问题 西周时期 历史典籍 汉晋时期 汉代 《周礼》 《礼记》 画像石 博物馆 安徽省
分 类 号:K875[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