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婷婷[1]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英语系
出 处:《长城》2010年第12期161-162,共2页The Great Wall
基 金:上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A.16-0103-10-002)
摘 要:美国19世纪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被认为是“美国最重要的女诗人”以及“美国最好的诗人之一”,同时她也被视为美国文学的带头人之一。有人将她称为诗歌王国的“王后”,甚至有人把她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诗人留给世人的除了有不朽的1775首诗作,还有1049封书信。书信是狄金森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书信的文学价值也逐渐的为评论家以及读者所认识。随着狄金森研究的不断深入,20世纪的评论家发现,狄金森的书信处于一个介于事实和虚构之间的状态。默基(Jean McClure Mudge,1975:xvi)指出,狄金森书信中的“我”是一个混合物,是诗人真实生活和诗歌创作的综合,既源自生活经验,又是文学创作的产物。上帝,无论是在狄金森的诗歌中还是书信中,都是一个频繁出现的词语。宗教,在女诗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的大量的诗歌和书信都描写了有关上帝和永恒的问题,表明了她内心深处对宗教问题的极大关注。甚至有学者称:“在一定程度上,狄金森可以被称为‘宗教诗人’。”她书信中频繁出现的圣经原型主题,给我们研究狄金森的宗教意识提供了依据。一、原罪“原罪”说源于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5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