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刺激反馈仪和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同步与非同步应用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陶黎[1] 乔蕾[1] 李擎[1] 杨坚[1] 

机构地区:[1]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科,200032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年第6期866-86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肌痉挛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肌张力障碍,其表现为肢体被动运动初始阻力持续增强,关节活动受限,是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有关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脑卒中偏瘫后约有80%~9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肌痉挛,其中上肢屈肌痉挛较为典型,并因此影响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加重异常运动模式.在偏瘫恢复的全过程中,肌痉挛的控制是关系到患者恢复程度的核心问题之一.有报道示肌电生物反馈可减少休息时的痉挛肌肉活动及联合反应;痉挛肌肉被动牵张时不需要拮抗肌活动,从而相应减少运动错误发生[1],故用肌牵张方法治疗痉挛疗效确定[2].

关 键 词:脑卒中偏瘫 患者 屈肌 上肢 四肢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生物刺激 非同步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