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荔[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修复科,100006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19期5792-579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可摘局部义齿(denture,RPD)临床应用广泛,适合修复多种牙列缺损,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戴用RPD的人越来越多.根据第三次全国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65~74岁年龄组牙齿缺失比例高达86.1%,平均缺牙数11.3颗,义齿修复率为42%[1],在今后的数年里,这个数字还会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口腔修复学科在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促进了修复水平的提高.利用种植体支持固位的RPD和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技术发展很快,极大地扩展了RPD的修复范围,给传统的修复方法增添了新的内容.研究表明,使用基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式义齿能增加RPD的固位和稳定性,减少牙槽嵴的吸收,减轻基牙的应力,最终将修复效果较差的复杂牙列缺损类型转变为理想的类型,为牙列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有效、持久的方法.尽管如此,患者由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仍会选择铸造支架RPD这种简单、经济的修复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