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闻骏[1]
出 处:《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641-645,共5页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1CZJ0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2010AW012)
摘 要:原罪教义是基督教教义体系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整个基督教信仰赖以形成的理论根基。从西方基督教思想传统来看,奥古斯丁有关堕落和原罪的学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且影响深远。然而,正是施莱尔马赫对传统"奥古斯丁模式"原罪理论的持续反思,重新修正了这一有关原罪问题的经典理论。在当代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看来,施莱尔马赫是神正论"爱任纽模式"的最主要代表,这一模式有效替代了充满诸多问题的"奥古斯丁模式"。本文试图结合施莱尔马赫有关原罪问题的具体阐述和主张来论证这一看法的合理性,指出其基本特征和理论实质,并进一步揭示出这一模式转换的理论意义,尤其是在深入理解和阐释施莱尔马赫基督教思想方面所带来的一系列重要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