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出 处:《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312-314,共3页Journal of Jilin Medical University
基 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228)
摘 要:生死观教育的兴起是人们反思生存的必然产物,始于欧美地区20世纪50年代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明确提出生命教育和敬畏生命的道德教育,20世纪70年代生死观教育在欧美得到普及,紧随其后我国台湾、香港对生命教育也给予了极大关注.相比之下,大陆“生死观”教育滞后,随着大学生轻生、自杀、伤人、杀人事件的日益增多,人们开始反思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方面的缺位,要求改进大学生生死观教育,开设生死观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轻生、自杀进行心理干预,使大学生珍爱生命,形成关注生死体验的理念,从根本上防止大学生轻生现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