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媒介中大学生的表达变形与主体重构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安妮[1] 雷蕾[1] 卢一菲 卫欣[1]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出  处:《东南传播》2013年第8期114-117,共4页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基  金:201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基于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下的虚假广告防范与治理研究"(2012JSSPITP0761);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美育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2011B1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随着人类互联网朝着Web.3移动融合时代演进,比新媒介更"新"的媒介——新新媒介应运而生,推动中国从社交网络时代进入移动社交网络时代。大学生作为新新媒介的使用主体,其对社交网络的过度依赖、集群放纵、自我麻醉等表达变形问题也更加凸显。笔者认为,从大学生主体重构的外在优化和内在超越出发,注重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到媒介素质的锻造,强调将外在转化为内在的自发的表达,是大学生媒介素养人格化的核心,也是真正解决表达变形问题的关键。

关 键 词:新新媒介 社交网络 网络化生存 大学生媒介素养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