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发音方法类型的来源——透过苗瑶与汉藏语看上古汉语的鼻冠音声母  被引量:2

Source of Middle Chinese Manner Types:Old Chinese Prenssalized Initial in Hmong-Mien and Sino-Tibetan Perspectiv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沙加尔[1] 谷峰[1]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文学院,300071

出  处:《南开语言学刊》2006年第2期148-155,共8页Nankai Linguistics

摘  要:本文主张上古汉语除了一般所构拟的三套塞音声母(全清、次清、全浊)外,还有三套鼻冠音声母;这些声母的鼻冠音成分来自鼻音前缀 N-和 m-。本文集中在 N-前缀上。前缀 N-具有将及物动词转换为不及物动词的作用,并在转换的过程中使词根的全清塞音声母变为全浊。鼻冠音声母后来消失了,只留下中古汉语中著名的现象:清声母的及物动词与浊声母的不及物动词成对出现。然而,只有词根声母为全清时才会使声母浊化;带鼻冠音的次清声母并没有受到影响,它们发展为中古汉语次清塞音。本文还提出语音变化的时间层次,并且对早期借自苗瑶语的汉语借词的证据进行了讨论。不及物的 N-前缀与个别藏缅语言的不及物鼻音前缀表现出对应关系——尽管书面藏语的 a-ch'ung(也是个鼻音前缀)与此 N-前缀因功能不同而无法对应。同时,本文提出汉藏语言的不及物鼻音前缀可溯源至原始汉藏语的不及物 m-前缀。中古汉语不及物动词浊音化与藏缅语所谓"词根声母交替"(同样为及物动词读清声母与不及物动词读浊声母的对立)在形式和功能上的相似引发了藏缅语此类对立的来源的问题。汉语的对立既已证明来自鼻音前缀,则藏缅语的交替似亦不无可能。不过,这个问题暂时不下定论。

关 键 词:汉藏语 苗瑶语 构词学 不及物 前缀 

分 类 号:H11[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