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峰

作品数:21被引量:15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上古汉语语气副词语法化主观性副词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研究》《语言研究集刊》《南开语言学刊》《语言学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古汉语否定词“莫”研究的若干议题
《中国语文》2024年第4期471-485,512,共16页谷峰 
成分排序、代词格位、对句末助词的选择、指代链等证据显示“莫”既不做主语也不是代词,上古汉语中“莫”有副词、动词两种属性。就历史来源而言,“莫”不是“无或”“无攸”的合音,也不是“无”加后缀-k形成的。虽然语源难以追溯,但是...
关键词:“莫” 代词 副词 动词 存在结构 全称含义 
汉译佛经让步条件句中“假使”类连词功能再析
《语言研究集刊》2019年第2期148-162,428,共16页谷峰 李璠希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6FYY007);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的资助.
"假使、正使、假令、设复"等连词在汉译佛经中既引导条件句,也引导让步条件句。过去认为这组连词兼有假设、让步两种功能,但同经异译和梵汉对勘资料不支持这种观点,"假使"类连词虽然可出现于让步句,但它们和让步语义没有固定关联,异译...
关键词:汉译佛经 “假使”类连词 让步条件句 虚拟假设 
佛陀“右胁出生”故事的宗教寓意是什么
《寻根》2019年第2期96-102,共7页谷峰 
“右胁出生”的三种解读在汉文《大藏经》中,有许多关于佛祖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记载,主要见于本缘部、阿含部和史传部,在宝积部、华严部、涅部中也有一些片段,后世将这些记载统归入“佛传”范畴,是汉文佛经中文学性和故事性最强的文本...
关键词:故事性 陕西人民出版社 寓意 宗教 佛陀 汉文佛经 《大藏经》 生平事迹 
上古汉语“主+实+谓”中“实”的功能被引量:2
《中国语文》2019年第2期169-181,254,255,共15页谷峰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40025)的资助
以往对于"主+实+谓"中的"实"有四种界定:指代词、语气副词、对比焦点标记、主格标记。本文调查了"实"在单句和语段中的表现,认为"实"是焦点助词,其作用不限于标注对比焦点,还可以标注信息焦点和话题焦点(又称对比话题),"实"标注话题焦...
关键词:“主+实+谓” “实” 焦点助词 话题焦点 指代词 主题句 
“恶狗村”传说的起源与演变被引量:1
《寻根》2018年第3期89-95,共7页谷峰 
旧时人们认为亡魂在前往阴间的路上必经“恶狗村”,为避免恶狗撕咬,在小殓时,家属预先将小棒和狗食放入死者衣袖或手中。小棒就是“打狗棒”;对于狗食,各地有不同的称呼:华北和华东地区叫“喂狗饼”或“打狗饼”(陈德光、潘治武:《...
关键词:广西人民出版社 演变 起源 传说 文史资料 北京出版社 华东地区 北京人 
上古汉语语气副词的位置与分布被引量:1
《语言研究集刊》2017年第1期156-175,337-338,共22页谷峰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上古汉语语气副词研究”(项目编号16FYY007)资助
古今汉语语气副词在语法上的特点都是位置在前、灵活移动、进入从句受限制,在细节方面小有差别,如上古汉语语气副词出现于主语前受制于主语的语法属性、焦点位置、副词的连接功能,有些语气副词可以从子句中移位到母句动词前。这些是语...
关键词:上古汉语 语气副词 分布 移位 层级 
上古汉语不确定语气副词的区分被引量:6
《中国语文》2016年第5期541-553,638-639,共13页谷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CY034);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TJHY11-010)支持
对于研究不同种类的副词,句法制图方法卓有成效。但对近义副词来说,语用学分析可以发掘出更重要的语言事实。以上古汉语不确定语气副词为例,它们在主语前或主语后、副词并用、两项副词连用的排序、进入从句、移位方面的表现参差,捕捉不...
关键词:上古汉语 不确定语气副词 传信 主观性 语体 
上古汉语“其”的祈使语气用法及其形成被引量:2
《语言学论丛》2015年第1期224-247,共24页谷峰 
南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NKZXB1249)资助
上古汉语副词"其"有助成祈使语气的作用。这种"其"搭配第二人称主语,修饰动作动词,句子描述未然情况,见于正式语体。这些特征有助于追溯"其"的祈使用法的来源。"祈使"来源于"将来","其"最初见于描述未来情况、包含说话者期待的陈述句,...
关键词:“其”祈使 将来 历史演变 间接言语策略 
“聚集”义动词“都”的形成及其语法表现被引量:1
《南开语言学刊》2015年第1期94-102,共9页谷峰 
南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NKZXB1249);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批准号14YJC740025)资助
一般认为"都"的演变轨迹是:名词"城邑"→动词"聚集"→量化副词"全部"。本文考察名词"都"在上古语料中的语法分布后发现"城邑→聚集"的演变不成立。动词"都"来源于综合性动词"潴",从"潴"到"都"的变化是汉语从"综合"到"分析"发展趋势的具...
关键词:动词 “都”历史演变 语法表现 语义诠释 
“都”在东汉有没有语气副词的用法?被引量:5
《中国语文》2015年第3期230-239,287-288,共10页谷峰 
南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NKZXB1249);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14YJC740025)资助
一般认为"都"的演变路径是:名词"城邑"义→动词"聚集"义→全称量化副词→加强语气副词。有些学者认为副词"都"演变方向是:语气>量化,理由是东汉语料里"都"有语气用法,它的出现早于量化用法,汉魏六朝时期副词"都"的语气用法占多数,量化...
关键词:“都” 东汉 量化 语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