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国磐
出 处:《历史研究》1962年第4期149-160,共12页Historical Research
摘 要:自从敦煌和吐鲁番等地发现了唐代的户籍、丁籍以及各种契约文书后,对于唐代的均田和其他社会经济等问题,提供了极可珍贵的资料(惜原件许多为帝国主义分子盗去).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就敦煌等地发现资料,进行了各项问题的研究.现在我也想就这些资料,谈谈几个有关唐代田制的问题.第一,关于唐代均田制的施行问题.在天宝六载敦煌县龙勒乡卢籍残卷中,有徐庭芝一户,在其已受田的最后一段地段的四至中,有"西退田"的就载,退田当即指均田时应退给唐政府的田.又唐开元三年柳中县高宁乡户籍残卷中有折小尚一户,在园宅地后这样记载着:"右件壹户放良,其口分田先被官收讫".又交河郡户籍残卷中游仙这一家某段田地的四至中,有"北还公"的记载.这些资料,都是唐代均田有授有还的证据.不过,这些证据太嫌零星.并且,像一、三两例还是间接看出均田制下田地的收还官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