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均田制

作品数:46被引量:8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际平耿元骊赵云旗唐任伍马楠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辽宁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历史教学问题》《天中学刊》《史学月刊》《甘肃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論唐代均田制的等級性及制度屬性
《唐研究》2023年第1期453-479,共27页劉玉峰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唐代等級性制度安排與社會結構形態研究”[22AZS006]階段性成果
一、引言自北魏至唐中期推行了近三個世紀的“均田制”,不能望文生義地理解爲平均分配土地的制度。學者們認同,所謂“均田制”,是一種“自公卿以下至於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頃數,於品制中令均等”的田制^([1])。用現代語言説,即一種按照...
关键词:唐中期 均田 平均分配 不均等 吏民 北魏 田制 土地 
再论唐代均田制下的土地买卖被引量:3
《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160-166,179,共8页薛政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富民’阶层崛起与国家土地管理与赋役征发职能之转变研究”(项目号:15BZS048)的阶段性成果
在唐均田制下,国家一方面通过《田令》允许有限程度的土地买卖,以弥补国家直接配置土地方式之不足,另一方面又纠正和禁止超出有限程度的土地买卖。在七世纪的唐朝,这两方面的职能都执行得比较好,土地买卖基本按照田令规定有序进行。到...
关键词:土地买卖 均田制 唐代 
试论商品经济发展与唐代均田制的瓦解被引量:1
《时代金融》2014年第5X期29-31,共3页徐严华 
本文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唐代均田制瓦解的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土地兼并的步伐,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对均田制的瓦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商品经济 均田制的瓦解 
北魏均田制与唐代均田制比较被引量:1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15期18-19,共2页林菡馨 
本文选取北魏和唐代均田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两者所处的历史背景、制度的主要内容、施行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并以此为启示,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均田制 北魏 唐代 比较研究 
唐代妇女地位之我见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6-19,共4页杨朝亮 李珍 
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出版的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中册),第十一章《唐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第一节《唐前期的政治和经济》第四部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中讲道:和前代相比,在唐代的授田对象中,增...
关键词:朱绍侯 《中国古代史》 唐代妇女 唐代均田制 《唐律》 
唐代“均田制”再研究——实存制度还是研究体系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1期63-78,共16页耿元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07JC77001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第44批)
唐代"均田制"是具有广泛影响而又常见的一个基本概念,关于唐宋时代的许多重要见解都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但从《天圣令》复原的唐《田令》可见,田令不是"均田令",把田令等同于"均田令"是在史料残缺情况下的误认。文章逐条分析足以...
关键词:唐代 田令 均田制 均税 解释体系 
从租庸调到两税法 唐代赋税制度变迁
《美文(上半月)》2011年第7期42-43,共2页李军 
617年秋,隋炀帝杨广的姨表兄弟李渊,在太原扯起了反隋的大旗,并很快占领了关中地区。次年五月,李渊废掉了自己此前所立的傀儡隋恭帝杨侑,自立为帝,建国号为唐,定都长安。自618年李渊建国,到907年朱温篡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令人神往的朝...
关键词:两税法 租庸调制 赋税制度 关中地区 唐代均田制 唐朝 唐王朝 辉煌成就 成年男子 李渊 
“土地还授”与唐代“均田制”研究——制度得以成立的实施机制被引量:3
《江汉论坛》2010年第6期79-83,共5页耿元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7JC77001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第44批);2009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09A292
"土地还授"在唐代"均田制"研究中极为关键,是"均田制"作为一种制度是否成立的"实施机制",其本意是为了保证土地耕种及取得赋税。传世文献中没有提到官员的应受田,《田令》中关于职事官的土地还授只是具文。在敦煌吐鲁番文书的记载中,土...
关键词:土地还授 唐代 均田制 
唐代均田制下的农民家庭经济研究被引量:4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14-19,共6页王淑端 
唐代农民的耕作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实行耕织相结合的多种经营形式。唐初制定的均田制使农民在法律上拥有耕种一定土地的权利。农民分得的土地分为永业田、口分田两类。其中口分田要求农民定期进行还授,不还授的永业田则要植桑养蚕,以...
关键词:唐代 均田制 农民家庭 农业经济 
唐代均田制与寺院经济变迁的制度化分析——以“僧尼授田”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210-214,共5页刘小平 马楠 
均田制是中古时期重要的经济制度。唐代均田制"僧尼授田"的规定对于中古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演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正是基于均田制"僧尼授田"与中古佛教寺院经济变迁的视角,以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国家"制度化"的僧尼授田方式与其...
关键词:唐代 均田制 僧尼授田 寺院经济 制度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