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中河桥意象与性爱主题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夏维波[1] 杨宇[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

出  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63-69,共7页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隔河情结”与“河桥意象”是中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两个模式。“鹊桥神话”和“尾生传说”两个民俗故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隔河情结”逐步形成的过程。男女被河阻隔的情结是原始思维中氏族内部不得通婚的原始制度的产物,两性间渴求沟通的潜意识欲望通过桥的意象传达出来。桥在民族心理中是男根的象征,桥也暗示着男女的交合。

关 键 词:河桥意象 隔河情结 文化心理 潜意识欲望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