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的“革命”形态——20年代末到70年代泛政治化语境中的现实主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成友[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中文系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56-61,共6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摘  要:本文试图对本世纪20年代末到70年代里与政治革命发生了紧密联系的(泛政治化语境中的)现实主义思潮给予考察。“革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选择是出于文化重建的需要,它浸染的浪漫色彩在根本上源于当时的浪漫文化语境。3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由于与其时的社会制度和政治意识形态错位,显示出了它的虚蹈性,一如当时的无产阶级文化实践在某种程度上的非自足和不成熟状态。至5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具体操作方式,产生了一大批具有特定审美形态的作品。“两结合”的可能性与合法性则是因了当时的社会本质。

关 键 词:现实主义 革命 泛政治化语境 

分 类 号:I022[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