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成友[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中文系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56-61,共6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摘 要:本文试图对本世纪20年代末到70年代里与政治革命发生了紧密联系的(泛政治化语境中的)现实主义思潮给予考察。“革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选择是出于文化重建的需要,它浸染的浪漫色彩在根本上源于当时的浪漫文化语境。3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由于与其时的社会制度和政治意识形态错位,显示出了它的虚蹈性,一如当时的无产阶级文化实践在某种程度上的非自足和不成熟状态。至5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具体操作方式,产生了一大批具有特定审美形态的作品。“两结合”的可能性与合法性则是因了当时的社会本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