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贺来[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 处:《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16-21,55,共7页Academic Monthly
摘 要:我们提出的三个概念(乌托邦精神、人、哲学)通常被认为是没有相互关联的.但本文将表明,它们是紧密相关的,三者间贯穿着共同的本质或基本精神.乌托邦精神的人学价值意蕴“乌托邦”一词的历史由来与历史含义,可以说众所周知,它所指向的是“任何理想而臻于完美境界的地方和国家”,“它既指个人自身的和谐,又指持久和平,需求的充分满足,愉快的劳动……等等,而乌托邦思想家则是面对一片荒野却看到了乐园的人.”翻开人类文化史,人类对“乌托邦”的追求与设计源远流长.但是,对于“乌托邦”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人们的态度却是很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概括而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