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学术研究》1986年第2期106-106,共1页Academic Research
摘 要:1985年12月16—18日,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研究会在斗门井岸镇召开了年会。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问题。许多同志认为,所谓动力,无非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或是矛盾的正确解决。恩格斯说过:社会发展的各种力量好似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它组成一个复杂的力量关系网,我们的任务就在于找出其中那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融合而成的总的合力,从而推动历史的发展。基于此,有的同志认为,考虑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应该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开放性、纵横交错立体思维的方式,而不应该采取单角度、单层次、封闭式单向平面思维的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系统中诸类型的子系统的矛盾共同起作用,而产生的合力的结果,它至少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理解:①以内部矛盾为根据的根本动力和以外部矛盾为条件的辅助动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合力;②以社会基本矛盾为基础的基本动力和其它矛盾为辅助的非基本动力相结合而形成的全过程的合力;③以主要矛盾的正确解决所发挥的主要动力作用与次要矛盾的正确解决所发挥的次要动力作用相结合,形成该阶段的合力;
关 键 词: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发展 正确解决 相结合 基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内在根据 动力相互作用 人民内部矛盾 活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