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脉搏转折点”测定无氧阈的评价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静宜[1] 乔治.平托.瑞伯罗 理查德.亚当斯 伯尼.库卡 霍查德.G.克努特金 

机构地区:[1]北京体育学院 [2]波士顿大学萨金特学院

出  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53-62,共10页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摘  要:最大吸氧量早已被人们认为是评定中长跑运动员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近来有人建议用有氧阈和无氧阈作为评定持续运动能力的指标,并作为开运动处方的依据.根据skinner的假定模式,在进行逐级增加运动强度的运动试验时,会出现三个不同的时相,时相Ⅰ为有氧阶段;时相Ⅱ为从有氧到无氧过渡阶段;时相Ⅲ为无氧阶段及两个阈值,即有氧阈和无氧阈.各时相的特点如下:有些调查研究者建议,以不伴随血乳酸浓度逐渐上升的最高运动强度来预测耐力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比用VO<sub>2</sub>

关 键 词:受试者 肺通气量 耐力运动员 最大吸氧量 无氧阈 转折点 血乳酸浓度 脉搏频率 运动强度 运动试验 

分 类 号:G807.4[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