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宜

作品数:9被引量:13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向心收缩肌肉力量乒乓球运动员股四头肌肌力平衡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体育科学》《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国外“梅脱”值测定结果在我国应用可行性的初步探讨
《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1994年第1期18-21,共4页杨静宜 赖柳明 
对40名男性受试者,采用“BRUCE跑台试验”为定量负荷,通过气体代谢法,实测其各级运动强度的VO2和MET,经与“BRUCE跑台试验”方案数据对比,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初步认为国外有关“梅脱”的测定值,在我国使用是可行的。可用于我国心...
关键词:外国 梅脱 中国 BRUCE跑台试验 运动强度 心脏疾病 康复锻炼 
综合消除运动疲劳措施效果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3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28-33,共6页杨静宜 赖柳明 陆一帆 孙卫星 张一民 
为解决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训练问题,对综合消除运动疲劳措施的效果进行了研究。31名受试者采用综合消除疲劳措施(健身按摩椅、带式按摩机、水负离子发生器及音乐等),于训练后放松平均252±10.2min。结果表明:综合消除疲劳措施有使小...
关键词:疲劳 肌肉硬度 阻抗血流图 
屈肘肌群等张离心与向心收缩不同组合方案训练的效果被引量:6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47-52,共6页赖柳明 杨静宜 
为从宏观方面对等张力量训练的合理方案进行研究,设计了5种力量训练方案,特别是安排有不同比重的单纯大强度肌肉离心收缩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快速离心混合练法效果最全面(包括肌肉体积变化、等张力量、爆发力等方面),比传统等张力量训...
关键词:肌肉功能康复 力量训练 运动训练 
乒乓球运动员上肢等速肌肉力量的评定被引量:8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38-42,共5页孙卫星 杨静宜 吴修文 张培东 
利用Biodex 等速测力系统,对北京体院体育系、运动系乒乓球专业学生25人进行角速度为60(°)/s、270(°)/s、450(°)/s 的腕、肘、肩各关节屈伸肌力的等速测试,首次为乒乓球运动员的上肢肌力提供了参考值。研究表明,最大力矩值与上臂围...
关键词:乒乓球 等速 肌肉力量 上臂围度 前臂围度 握力 背力 扣球远度 
肌肉离心收缩研究现况综述被引量:39
《体育科学》1991年第6期48-51,共4页杨静宜 赖柳明 
肌肉力量练习分类现有不同方法。有人将力量练习分为等长(Isometric)练习、等张(Isotonic)练习和等速(动)(Isokinetic)练习三种。其中等长练习又被称为静力性(Static)练习,等张练习又被称为动力性(Dynamic)练习。也有人按向心(Concentr...
关键词:离心收缩 力量练习 延迟性肌肉酸痛 向心收缩 肌肉收缩力 离心张力 等长练习 离体肌肉 等张练习 动力性 
乒乓球运动员上肢等速肌肉力量的评定被引量:1
《体育科学》1991年第4期59-60,共2页孙卫星 杨静宜 吴修文 张培东 
一、研究对象北京体院体育系、运动系乒乓球专选生、专业生共25名,男17名,女8名。其中一级运动员15人(男8人),二级8人(男7人),三级2人。其中系统训练年限最短3月,最长16年,训练在5年以上有22人,测试部位均无伤,其它情况见表1。二、研究...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 肘关节 等速测力系统 乒乓球专选 训练年限 一级运动员 上肢 测试项目 评定 研究方法 
递增负荷运动试验各级负荷中第2、3分钟心率变化分析被引量:1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87-93,共7页赖柳明 杨静宜 
递增负荷运动试验(GXT)方案设计,在每级负荷持续时间上,通常分为2min或3min两类.本研究分析(GXT)每级负荷持续2min和3min二者之间的心率变化情况,以北京体院康复门诊部分就诊者,以及体疗康复选修课学生共36人次的(GXT)结果为样本进行研...
关键词:递增负荷运动试验 心率 负荷 
优秀运动员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速测定正常值的研究被引量:59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16-23,93,共9页杨静宜 孙卫星 王伟平 陆一帆 周英男 李国盛 谭赓 赖柳明 
为在运动员选材、安排训练计划、预防运动损伤与康复中使用BIODEX多关节测力及康复系统测定结果提供参考数据,测定了200名男、女运动员及20名男、女大学生的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其中共采用了最大力矩等8项指标,为其中6项制定了运动员...
关键词:BIODEX 等速运动 膝关节 向心收缩  力矩 肌力平衡 最大力矩角度 
利用“脉搏转折点”测定无氧阈的评价被引量:7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53-62,共10页杨静宜 乔治.平托.瑞伯罗 理查德.亚当斯 伯尼.库卡 霍查德.G.克努特金 
最大吸氧量早已被人们认为是评定中长跑运动员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近来有人建议用有氧阈和无氧阈作为评定持续运动能力的指标,并作为开运动处方的依据.根据skinner的假定模式,在进行逐级增加运动强度的运动试验时,会出现三个不同的时相...
关键词:受试者 肺通气量 耐力运动员 最大吸氧量 无氧阈 转折点 血乳酸浓度 脉搏频率 运动强度 运动试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