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修文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前冲弧圈球肌肉力量扣球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对优秀直拍选手正手攻和推挡技术的分析及运用的探讨
《中国体育科技》1993年第8期1-6,48,共7页吴修文 
本文作者用SMC——70GP微计算机电视形象创作系统,对我国优秀直拍快攻选手李富荣、江嘉良、陈龙灿、张立等的正手攻球和推挡技术的结构和运用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方法先进,分析科学,可资参阅。
关键词:直拍选手 正手快攻 前冲弧圈球 正手攻球 击球速度 微计算机 来球 技术动作 运用方法 前臂 
乒乓球运动员的适应能力被引量:1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74-77,共4页吴修文 张瑛秋 
乒乓球竞技的制胜的核心因素是速度与旋转,二者既互相制约又相互依存,只有充分重视对制胜因素的组合运用,才能提高运动员广泛的适应能力;模拟弧圈训练和模拟对手训练,是提高适应能力和实践水平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 适应能力 模拟训练 
对我国优秀乒乓球进攻型选手侧身攻后扑正手的技术分析被引量:2
《中国体育科技》1992年第2期17-20,48,共5页吴修文 
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李富荣等8位优秀进攻型选手的录像观察和计算机分析,他(她)们侧身攻后扑正手的技术动作可分为起动、球拍触球和制动身体克服惯性三个阶段。通过技术比较,发现他(她)们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个体差异。
关键词:进攻型选手 技术分析 击球动作 三个阶段 乒乓球 制动 身体重心 正手 交叉步 技术动作 
乒乓球运动员上肢等速肌肉力量的评定被引量:8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38-42,共5页孙卫星 杨静宜 吴修文 张培东 
利用Biodex 等速测力系统,对北京体院体育系、运动系乒乓球专业学生25人进行角速度为60(°)/s、270(°)/s、450(°)/s 的腕、肘、肩各关节屈伸肌力的等速测试,首次为乒乓球运动员的上肢肌力提供了参考值。研究表明,最大力矩值与上臂围...
关键词:乒乓球 等速 肌肉力量 上臂围度 前臂围度 握力 背力 扣球远度 
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上肢肌群作用的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73-75,100,共4页吴修文 许嘉禾 
运用多道肌电遥测仪,对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上肢肌群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揭示出正手拉前冲弧圈球时上肢肌群作用和发力顺序的本质特征,并提出了发展上肢肌群力量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正手前冲弧圈球 上肢肌群 发力顺序 肌电 
必须坚持以直板快攻为主体打法的发展方向
《中国体育科技》1980年第24期1-3,共3页赖天德 吴修文 温国昌 
直板快攻是我国乒乓球运动的传统主体打法。但是近年来具有较高水平的运动员日趋减少,两面攻的打法濒于绝迹,在国内外比赛中的成绩,更有江河日下之势。一九七七年的全国比赛。
关键词:直拍快攻打法 直板 乒乓球运动员 发展方向 主体 六十年代 技术水平 技术发展 五十年代 以我为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