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修文

作品数:8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乒乓球反手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瓦尔德内尔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体育科学》《体育研究与教育》《体育科技文献通报》《安徽体育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左右手打乒乓球的可行性报告——健脑强身的“龙乒乓”被引量:4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第1期8-10,7,共4页韩欣 刘欣石 魏新民 刘长春 吴修文 刘威 
人们在用一只手打乒乓球时,另一只手就显得笨拙。另外,单手打球引起身体发展的不平衡。由中国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思想,结合人体大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提出左右手都打球以健脑强身,活化右脑,促进左右脑、脑-体和两侧肢体均衡发展的...
关键词:  发展 技术 龙乒乓 乒乓球 
直板快攻打法必须创新
《中国学校体育》2001年第1期47-47,共1页吴修文 
关键词:反手 直板 快攻 打法 《乒乓世界》 握拍法 瓦尔德内尔 创新 欧洲 困难 
乒乓球双打发球次序的新计算法
《体育研究与教育》1996年第1期6-11,共6页吴修文 孙耀鹏 
本文试图运用数学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探讨如何纠正和解决乒乓球双打比赛中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的问题,以便一旦发生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时,能迅速恢复正常的比赛。
关键词:乒乓球双打比赛 发球 接发球 数学公式 逻辑推理 
对42届世乒赛关键场次中我国女队主力队员的技术诊断与分析
《安徽体育科技》1995年第2期5-6,共2页张瑛秋 吴修文 
关键词:得分率 诊断与分析 使用率 主力队员 43届世乒赛 运动员 邓亚萍 接发球抢攻 中国乒乓球队 中国与外国 
高质量弧圈球技术的分析与运用被引量:1
《体育研究与教育》1995年第1期1-3,共3页吴修文 
本文对乒乓球优秀运动员郗恩庭、郭跃华、曹燕华所使用的加转弧圈、前冲、侧旋弧圈在技术运用、技术动作结构与身体肌能配合上进行了介绍、研讨和分析。
关键词:正手加转弧圈 前冲弧圈 反手加转弧圈 侧旋弧圈 
乒乓球运动的创新与发展被引量:20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54-59,共6页刘淑芳 吴修文 张若波 
对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一部乒乓球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创新史。历史上出现的3次革命性突破,都是由于打法、技术、训练方法或工具的创新而引起的。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个国家的乒乓球运动有创...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 创新 打法 模拟训练 海外兵团 
对42届世乒赛男团决赛的技术诊断与分析
《安徽体育科技》1994年第4期1-3,共3页吴修文 张瑛秋 
1 选题依据 43届世乒赛将于1995年5月在中国天津举行,在这次举世注目,特别是在家门口打的大赛中,中国乒乓球队将能夺得几枚金牌,早已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走出低谷,重振雄风,也已成为中国乒乓球界人士的心声。41届之后,中国乒乓球...
关键词:中国乒乓球队 瓦尔德内尔 发球抢攻 选题依据 得分率 技术诊断 中国天津 重振雄风 单项技术 来球 
乒乓球运动员上肢等速肌肉力量的评定被引量:1
《体育科学》1991年第4期59-60,共2页孙卫星 杨静宜 吴修文 张培东 
一、研究对象北京体院体育系、运动系乒乓球专选生、专业生共25名,男17名,女8名。其中一级运动员15人(男8人),二级8人(男7人),三级2人。其中系统训练年限最短3月,最长16年,训练在5年以上有22人,测试部位均无伤,其它情况见表1。二、研究...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 肘关节 等速测力系统 乒乓球专选 训练年限 一级运动员 上肢 测试项目 评定 研究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