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大简
出 处:《世界经济》1985年第1期52-53,共2页The Journal of World Economy
摘 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3章第二节中,曾直接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引出了相对人口过剩形成的必然性。这本来是马克思在《资本论》前面有关章节中一系列理论分析的结论,但人们往往把马克思在这里的分析和前面的分析割裂开来,孤立地去加以理解和阐明。结果常常简单地把有机构成的提高看成或说成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失业的原因。有些教科书,似乎为了避免这种简单化说法的弊病,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失业的原因时,除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外,还列举了童工、女工的使用,劳动强度的提高,农民的破产和流入城市以及中小资本家在竞争中破产变为无产者等等原因,然后据此作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