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江浦
出 处:《史学月刊》1984年第1期12-14,共3页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摘 要:“民”是古今常用字。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出现阶级对抗,需要国家机器作调节时,民是社会上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本群众。我国古代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也认识到民在国家中地位的重要。如《尚书·五子之歌》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尽心下》甚至说:“民为贵,君为轻”。这样说来,民的社会地位不是应该很高贵吗?其实大谬不然。我们只要考察一下民字字源,就知道它是起源于对被征服种族被压迫被奴役带有蔑视性的一种贱称。梁启超说:“民的本义为奴虏”①是最接近科学解释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