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的本义看初夏的奴隶来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江浦 

出  处:《史学月刊》1984年第1期12-14,共3页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摘  要:“民”是古今常用字。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出现阶级对抗,需要国家机器作调节时,民是社会上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本群众。我国古代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也认识到民在国家中地位的重要。如《尚书·五子之歌》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尽心下》甚至说:“民为贵,君为轻”。这样说来,民的社会地位不是应该很高贵吗?其实大谬不然。我们只要考察一下民字字源,就知道它是起源于对被征服种族被压迫被奴役带有蔑视性的一种贱称。梁启超说:“民的本义为奴虏”①是最接近科学解释的。

关 键 词:我国古代 种族奴隶 奴隶主 民为邦本 社会地位 国家机器 奴隶社会 地主阶级 苗民 奴隶制 

分 类 号:K0[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