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引导他们?——当代香港青少年问题一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晓平 

机构地区:[1]广州市团校教研室

出  处:《青年研究》1984年第7期54-62,共9页Youth Studies

摘  要:一在六十年代以前的香港社会形态及传统道德中,“青年人”或“青少年”这些概念根本不存在,社会成员只有三种——“儿童”、“成年人/大人”及“老人”。一九六四年夏,“披头四(Beatl’es)乐队”到香港演唱后,带来了所谓“新感性。”香港青少年开始形成一种组织乐队、广结朋党、醉心于西方舶来文化的潮流。青少年中日益暴露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为香港社会各界人士重视,青少年群体的暴力行为和骚动尤为令人忧虑。一九六○年到一九八○年二十年间,香港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曾一度下降,但好景不长,总的趋势是上升的。

关 键 词:青少年罪犯 青少年问题 青少年犯罪 香港政府 犯罪青少年 黑社会 社会工作者 香港社会 青少年群体 青年人 

分 类 号:C913.5[经济管理] D43[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