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盛松成
出 处:《金融研究》1984年第12期46-49,18,共5页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摘 要:在西方,自货币理论产生以后,就有关于货币的作用及货币同经济之关系的论述。"古典学派"视货币为纯粹的交换媒介,坚持货币不影响经济,可以说是一种"货币中性理论";魏克赛尔指出货币在一定条件下会干扰经济的正常运行,首创货币的经济理论;哈耶克和霍曲莱片面地发展了魏克赛尔的理论,认为货币会严重地扰害经济;凯恩斯认为,货币量如加以人为的控制,可以使其有利于经济;熊彼特首次将货币因素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为西方货币理论的一大创新;六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货币增长理论则更直接把货币视作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形成了西方货币理论发展的最新阶段。本文拟分两节,就上述货币作用理论的演变过程作一探讨,并试图找出一些基本特征和具有启发性的见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