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民族化特点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成渝[1] 张乃翥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2]龙门石窟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23

出  处:《敦煌学辑刊》1999年第2期62-72,共11页Journal of Dunhuang Studies

摘  要:龙门石窟的唐代佛教艺术 ,从窟龛形制方面所具有的厅堂式建筑结构及窟内地毯式雕花的装饰手法看 ,唐代洞窟在构造形式上反映着石窟建筑的世俗化情调。而唐代洞窟中比比皆是的供养人、伎乐人、力士、夜叉等人物形象 ,其时装服饰、面容仪表 ,则透露出现实社会各界人士的民俗化时尚。在唐人这种尽情贴近现实生活的创作意识支配下 ,龙门石窟的宗教造像无一不打上取悦时人欣赏习惯的艺术烙印。作者认为 ,所有这一切 ,正是佛教艺术东传我国以来 。

关 键 词:民族化 卢舍那 审美理想 犍陀罗艺术 

分 类 号:K879.23[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