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维之
出 处:《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3期108-113,共6页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席勒式”这个形象化的文艺创作倾向是马克思于一八五九年四月十九日写信给斐迪南·拉萨尔,对他所写的诗剧《弗兰茨·冯·济金根》提意见时提出来的。马克思说:“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过了一个月,恩格斯对《济金根》提意见的信中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从这些精辟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席勒式”是和“莎士比亚化”一起作为两个不同的文艺创作原则或倾向而提出来的。“莎士比亚化”同形象思维、现实主义紧密相联,而“席勒式”则同逻辑思维、观念的东西比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莎士比亚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