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75-79,共5页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摘 要:唯心主义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并与唯物主义竟长争高?又为什么能普遍流行,常常使人们陷入它的网罗之中?除了社会根源之外,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人类的认识活动的本身。革命导师在批判唯心主义时,历来十分注意从认识论上加以分析,反对将唯心主义说成是令人发笑的胡说八道。本文就研究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8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