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廖世健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5年第3期81-90,共10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杰作之一《安娜·卡列尼娜》中,以匠心独运的笔力塑造了一个生动活跃的貴族阶級“叛逆者”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作者通过女主人公的爱情追求及其悲剧結局,揭露了封建統治阶級“合法婚姻”的虛伪性,譴責了貴族資产阶級生活的荒淫无耻,痛斥了旧世界的黑暗与罪恶。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在今天的讀者中还能够引起同情和共鳴,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历来的評論者在評論安娜·卡列尼娜及其爱情悲剧的时候,几乎都无例外地欣賞她的嫵媚多情,赞美她的誠摯勇敢,肯定她的爱情追求,同情她的不幸遭遇,却很少用阶級与阶級斗爭的观点,对这个封建統治阶級上层貴妇的爱情悲剧实貭,作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认真的批判。这在今天,实际上是替資产阶級思想作义务的宣传,在青年讀者中影响是极恶劣的。因此,深入地剖視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并着重加以批判,是十分有必要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